這些“暫退”歐洲的光伏企業實際上并未終止其光伏事業,而是轉向其他市場。
梅耶博格計劃將重心轉向美國,去年7月宣布將在美國建立2GW電池及組件工廠,據其首席執行官 Gunter Erfurt 此前透露:美國業務擴張正在按計劃進行,位于亞利桑那州太陽能組件生產基地預計將于今年第二季度啟動。
此外,兩大制造龍頭REC與韓華合力進軍美國制造。作為REC大股東,去年韓華幫助REC重啟美國華盛頓州摩西湖的多晶硅工廠,并包下了該工廠未來十年全部多晶硅產能。
事實上,韓華對美國市場熱情十分高漲。先后宣布投資2億美元在美國建立硅錠、光伏線設備、硅片和電池制造產能,并拉來供應商HAGA建造封裝膠膜工廠為其供貨。不難看出,韓華意在美國打造光伏垂直一體化產能。
據悉,目前韓華在美國擁有1.7GW的組件產能,僅次于First Solar,是美國最大的晶硅光伏組件制造商。此外韓華還計劃投資數十億美元擴大美國組件產能,今年或將達到8.4GW。
無獨有偶,去年10月美國太陽能公司Suniva(蘇尼瓦)宣布計劃重啟位于佐治亞州諾克羅斯的太陽能電池工廠;以及挪威多晶硅企業Norsun停止當地多晶硅業務,也將目光瞄準美國市場,籌集了860萬美元用于在美國建設5GW硅錠和硅片。
光伏企業先后押寶美國,這與美國近年來對于本土制造扶持政策密不可分。其中就包括,2021年出臺的涉及光伏各項稅收抵免的美國太陽能制造法案(SEMA)法案,以及2022年8月頒布的通脹削減法案 (IRA)。
能源轉型大背景下,行業機構預測美國2023全年光伏新增裝機量能夠達到33GW,仍為全球第二大光伏市場,且未來光伏增速將更加可觀。高預期下,企業積極投資布局。目前我國先后共8家企業宣布在美國投資建廠,五大組件龍頭均位列其中。